智能电视VS智能投影 谁更符合入门级大屏娱乐需求?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家电频道】近一段时间来,我们看到了智能电视与智能投影在技术、性能与使用体验方面的进步,搭载新技术、支持新标准的新品层出不穷,加之价格更加亲民的趋势,让这类身为家庭影音体验核心的产品越来越有吸引力。
智能电视与智能投影在家庭场景下的对比也可以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近两年来显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高素质液晶面板与Mini LED背光的广泛应用,使得常规消费级液晶电视也能拥有以往旗舰级电视的画质等综合性能,换句话说就是旗舰属性的逐步下放,为这一部分目标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提升。
不过智能投影产品相比电视而言,即使有着亮度、清晰度等画质综合属性的短板,它也存在自身的优势区间,例如相对轻便可移动,可灵活布设使用的特性,呈现中大尺寸画面时的性价比等等。如果我们将比较的范围进一步缩小至入门级,例如千元级的行列,尚未在这一区间实现画质硬件飞跃的智能电视,可以说真正面临着来自智能投影的竞争压力。
入门级电视的目标受众主要是部分下沉市场用户,以及初出茅庐、进入社会的年轻群体。来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很多时候受限于比较紧凑的居住空间,或是因工作规划原因时而需要更换住处,由此便遇上了智能电视的两个传统痛点:占用空间大、不便搬运。
在这方面电视能与投影同台竞技的原因依然来自定位,入门级智能电视以中小尺寸为主,42吋或55吋的入门级电视因机身硬件用料等原因,相比中高端电视会轻盈许多,基本上能够单人搬运,对独居青年而言属于可以被克服的小困难。
而我们常见的投影形态相比电视无疑更小巧轻盈,能够随时搬运移动、安装调整,对居住空间的占用则根据其多样的安装方式能够继续优化。
我们要考虑的另一方面因素则是视觉效果,这也是一般消费者可能会对投影产生的疑虑,在画面色彩、清晰度、对比度等画质领域,家用投影能够做到至少不比电视差太多吗?
投影的原理本身要求其必须在十分理想可控的环境中才能达到最佳视觉效果,而普通用户的居住空间则受到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包括各种环境光、投影表面材质等等。家用投影需要凭借其亮度、对比度等综合属性,在这个基础上提供用户可接受的画质观感。
而对入门级电视而言,环境光同样是严苛的考验。相比应用了分区背光、Mini LED等技术的中高端电视产品,千元级电视在亮度方面受限于硬件,延续了此前数年来的部分技术特性,例如一体式背光、峰值亮度在300nits上下的屏幕等等,这就使其面临与入门级投影相似的挑战。
电视也需要通过提升亮度、表面抗反射能力等来对抗环境光干扰。家用投影也通过两方面硬件来改善环境光影响下的观感:一是投影本身的光源亮度、二是专用的特殊材质幕布。
光源亮度的提升用于抵消滤光、成像、投射、反射过程中带来的亮度损耗,最终提升呈现在用户眼中的感知亮度;幕布则是通过特殊表面材质与纹路设计,使得从投影处射入的光学获得最佳反射效果,同时对来自其它方向的环境光作吸收或漫反射处理,从而提升投影画面的抗环境光能力。
总体而言,千元级与入门属性对硬件配置的影响,几乎使得电视与投影身处平等的起跑线,而不是重复主流中高端价位电视优于投影的惯例。在这个级别,它们各自能够提供一些独特优势:例如电视的原生高分辨率,无需额外配置即可实现的色彩观感;投影可灵活移动布置,可呈现更大尺寸的画面等等。
但它们最终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根据不同品牌、尺寸、型号等差异还存在很多悬念。近期我们正计划一次1500元入门级智能电视与智能投影的对比横评,将会为选购家庭大屏的用户提供独特且直观的角度,感兴趣的读者们可以持续关注。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