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还能带给我们怎么样的惊喜?少不了智能化的渗透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家电频道】扫地机器人越来越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用户的清洁场景及使用痛点,扫地机器人不仅在清洁功能上完成了从“单一扫地”到“扫吸拖一体”的升级,将地面清洁过程覆盖得更为全面;而在自身的清洁维护方面,扫地机器人完成了从尘盒需要手动倾倒、拖布需要手动清洗到“一站式”拖布自清洁以及灰尘自收集的转变,进一步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但从目前现有的发展现状来看,扫地机器人功能性的产品属性相对接近饱和,智能化的渗透将会是未来扫地机器人升级迭代的大方向。
扫地机器人中的智能化,集中体现在扫地机器人的导航与避障功能。回顾扫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第一代扫地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相对低下,导航与避障之间的功能模糊,扫地机器人是通过随机碰撞之后来界定需要清洁的区域,这就犹如在眼睛上蒙上了一块黑布在路上行走,地面清洁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会出现反复和大面积清扫、漏扫的情况,实际的清洁效果甚至还不如人手清扫。第二代扫地机器人进入了局部规则清洁阶段,其一般配备了陀螺仪等传感器,用来辅助扫地机器人进行效率更高的地面清洁。但是这种陀螺仪的精度一般较低,在面对面积较大的复杂地面环境时,陀螺仪导航的弊端会逐渐显现出来,漏扫、反复扫等问题依旧存在。第三代扫地机器人则具备了全局规划清洁的能力,其一般兼备搭载激光导航以及视觉导航技术,激光导航主要负责清洁前期的建图,视觉导航则主要负责清洁过程中的避障。在激光导航与视觉导航的混合作用下,扫地机器人具备了自主导航与精准避障的能力,即使是面积较大且复杂的地面环境,也能够实现全面清洁。
第三代扫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能力,首先表现在对清洁路径的全局规划,过程就如同我们在驾驶汽车时使用的车载导航,先确定车辆的自身定位,再规划一条到目的地的路线。但是由于地面环境的复杂性,这就需要扫地机器人具备全局规划下的局部规划能力,例如能够识别前进路线中的障碍物,即时调整路径,带来更高效率的地面清洁。
避障能力则基于扫地机器人对各种家居物体的识别,像我们熟悉的科沃斯、石头、云鲸等知名扫地机器人厂商,在物体的识别上都有遵循一定的策略。约2-3厘米高度以下的比如鞋子、插座、插线板、袜子等等物体,它们都要识别;如果高度超过2-3厘米,可能它就不做识别了,因为这些物体可能并不影响清扫。鞋子是扫地机器人最常见的识别物体,在石头科技最新发布的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G10S上,它对鞋子的识别率就达到了98%,可谓相当精准。
可以这么说,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效果是建立在智能化程度高的导航和避障能力上的,导航避障不精准,再大的吸力、再好的拖布材质也是白费。此外,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属性有更高的需求。据调查显示,很多用户都希望扫地机器人能够拥有语音控制的功能。在这方面,科沃斯做到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其年度旗舰产品科沃斯地宝X1 OMNI中,就搭载了“OK,YIKO”语音操控功能。这项专为家庭服务机器人设计的智能语音交互功能支持自然语言输入,通过强大的识别技术与不断更新的语音库准确识别用户意图,并转化成操作指令。在执行操作时,也会通过语音进行回复,确认用户的指令已被识别。
尽管用户需求在不断被满足,但是纵观扫地机器人市场,高端和低端技术的差距依然明显,我们现在依然能够看到采用陀螺仪导航的“千元”扫地机器人在市场上销售。当整个扫地机器人行业更好地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时,扫地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