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区冠军胡可儿:通过技术发明、供电方式的创新来完成真实的设计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家电频道】创立于2005年的戴森设计大奖,每年都会向全球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及设计专业在校生和新近毕业生征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不仅为获奖者的创意方案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示并验证其设计价值的平台。7月16日,2021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区总决赛在上海举行,八强选手与他们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精彩设计从613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行最终角逐。来自同济大学的胡可儿团队摘的桂冠,该项目也受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材料体验实验室(Materials Experience Lab)的帮助和指导。
赛后,冠军团队接受了天极网的采访,就大家关心的绿色能源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电能共生体”作品能够为人类提供绿色能源
“电能共生体”作为胡可儿团队获奖作品备受关注,这是一种可穿戴的自驱动型蓝藻细菌发电材料,能够为物联网和可穿戴传感网络时代的小型智能设备提供绿色能源。
与传统电池类似,“电能共生体”也是一种耗材,不同的是,传统电池采用的硅基材料需要经过很繁琐的回收步骤,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对水体或者土壤造成污染,“电能共生体”是完全绿色的耗材,用户可以将其当做普通的湿垃圾去处理,之后稍加回收和管理即可。
八强作品旗鼓相当,但自己的作品更具可持续性
此次入围的八强作品各有千秋,胡可儿对大家的作品都印象深刻,同时也对自己的设计信心十足。“电能共生体”这项设计从想法到落实都非常完整,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性,能够为人类贡献清洁能源,其他设计作品的出发点大都具有可持续性,不过在生产制造环节却失去了可持续性,这可能是“电能共生体”获得评委老师青睐的原因。
生物设计是自己最擅长,实施起来最有热情和动力的领域
与大部分参赛者一样,胡可儿团队在设计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两位成员都具有设计背景,而此次的作品涉及生物学知识,需要作为跨学科的创新者去研发。一方面需要研读大量生物领域的全英论文,另一方面需要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材料选择、试验操作等等都经历了一番周折,不过最终在学院环境科学实验室、以及博士学长学姐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毕业设计。
胡可儿说,“设计是一个软实力,其中可以揉捏很多东西,用设计思维去做优化,而自己一直在寻找跨学科的方向”,从一开始的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慢慢接触到现在的生物健康领域。她表示,目前来说,生物设计是所有跨学科尝试下来最擅长,实施起来最有热情和动力的一个领域。
戴森注重的技术硬核与团队初衷非常吻合
在参加戴森设计奖之前,胡可儿在上海市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工业设计大赛中都有获奖经历,同时还参加过纽约设计周和上海双年展等活动。
当我们问到胡可儿为什么会来参加戴森设计奖,胡可儿表示团队想要做硬核内容,通过技术发明、供电方式的创新来完成真实的设计。戴森非常注重技术硬核,这与团队初衷非常吻合,而且戴森会为发明家、工程师、跨学科创新者们提供荣誉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与此同时,创造可持续的未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戴森在2020年增设了“可持续发展奖”,以此来嘉奖那些关注环境和社会议题的优秀作品,可见戴森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非常高的关注性和倾向性,胡可儿团队在这方面有着强大优势。
戴森设计大奖不仅为获奖者的创意方案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示并验证其设计价值的平台。据悉中国区三强将继续参与国际大奖的角逐,天极网祝他们能在更广阔赛场上展示中国青年工程设计人才的创新力量。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