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网家电频道】“这么香,10万日元也想卖卖看”。在品尝到三菱电机2006年上市的电饭煲“本炭釜”蒸出的米饭后,销售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图1)。在当时,高级电饭煲的价格大约是5万日元,三菱电机设想的价格在8万日元左右。三菱电机家用产品董事家电产品技术部长长田正史透露说,“销售商觉得这个价格太低”。最终,这款电饭煲的售价超过了11万日元。
提高了基本的蒸饭能力,能够蒸出可口的米饭。价格提高到了传统高级电饭煲的2倍。
这是“本炭釜”上市之前发生的一段趣事。其实,三菱电机起初并没有打算积极宣传本炭釜。因为内锅生产费时费力,经营层觉得“这是工艺品。不可能畅销”。然而,料事如神的是销售商。这款价格约为传统高级电饭煲2倍的电饭煲一炮而红,上市仅半年就售出了1万台。如今,在业内有着“美味横纲”之称的本炭釜系列已经成为了高级电饭煲的经典产品。
把内锅内壁作为发热体
谈到三菱电机的白色家电业务,长田表示,“份额并不算太大。所以如果没有突出的性能,就无法生存下去”。为了使突出之处体现在本质功能上面,三菱电机选择了蒸出可口米饭的蒸饭能力作为突破口。
当时,电饭煲附带的快蒸功能很受欢迎。市面上不乏用15分钟蒸好米饭来吸引忙碌的消费者的商品。但有的快蒸功能蒸出的是夹生饭,“实在谈不上好吃”(长田)。三菱电机反其道而行之,把目光对准了能够蒸出可口堪比土灶的蒸饭功能。
为此,该公司创造出了本炭釜这一革新技术,顾名思义,也就是利用纯度为99.9%的碳材料(炭)制成的内锅(以下称:炭釜)(图2)。炭釜蒸出可口米饭的秘诀在于加热能力强。
内锅材料从过去的不锈钢改为高纯度的炭,借此提高了加热能力。而且,蒸饭过程中会产生大的气泡,在米粒之间形成空间,蒸出松软的米饭。烧制的圆柱由工匠手工切削成形。
电饭煲加热与过去一样使用感应加热(IH)。向IH线圈通入电流,使其产生磁力线后,磁力线在通过锅底时将会感应生成涡电流。此时,在电阻的作用下,内锅中将产生焦耳热,这就是内锅的加热源。
炭釜优秀的加热能力源于材料的特性。首先,磁力线沿锅底厚度方向的渗透深度达到了10mm。而三菱电机把炭釜的锅底厚度设计为7.5mm。这样一来,发热的将是炭釜的整个锅底。而传统不锈钢内锅的磁力线渗透深度为0.24mm,只有炭釜的约1/40(0.24/10),只有内锅锅底的外侧表面发热*。
* 传统内锅,作为发热体的不锈钢层采用的是与高导热率的铜层相结合的多层构造。在这里,为了把焦点集中到发热体,直接简称之为不锈钢内锅。
而且,炭釜的电阻为10×10-6Ωm,大约是不锈钢内锅0.72×10-6Ωm的13倍,容易增加焦耳热。导热率方面,炭釜为110W/m·K,不锈钢内锅为16W/m·K,前者也是后者大约7倍。因此,炭釜也很容易把产生于锅底的焦耳热传导至侧面。
如此一来,炭釜的整个锅壁都是发热体,因此能够强力、均匀地对米饭进行加热(图3)。而传统的不锈钢内锅只有外侧表面发热,加热的火力从内锅中央向表面逐渐减弱,常常出现半生半熟的情况。
(a)炭釜的加热能力。磁力线的渗透深度、电阻、导热率均大于不锈钢内锅。因此,炭釜可以整体发热,实现优良的加热能力。(b)不锈钢内锅只有外侧表面发热,而且加热能力弱,锅内各个位置存在温差,经常出现半生半熟的情况。
3000℃烧制确保强度
炭釜还具有在蒸饭过程中起泡的特点。这是因为炭的内部富含气泡。三菱电机为了更大限度发挥这一特点,在锅底采用了形似“富士山”的厚度分布,使气泡集中于中央,生成更大的气泡。
这些大气泡会不断涌出水面,把米从锅底向上推。因此,蒸出的米饭之间缝隙充足,非常松软。这一点有证据可以证明,与土灶一样,炭釜蒸出的米饭上存在大气泡通过的孔洞,人称“螃蟹洞”。
炭釜的课题是确保从水槽高度掉落不碎的强度。这一点通过制造方式得到了解决。首先,把炭的母材与粘结剂混合,通过加压制成圆柱(两个内锅的量)。然后将其分两次烧制,通过最高温度高达3000℃的高温加热提高强度。
把烧制好的圆柱切成一半,由熟练工人手工切割内外面,制成内锅的形状。再涂上硅胶层,使米饭容易剥离,同时封闭炭的微细孔防止漏水,最后激光刻制商品名称。
因为费时费力,炭釜的前置期长达5个月之久。而且月产量仅为100~200个。尽管如此,以不惜花大价钱追求米饭口感的消费者为对象,这款商品的销售至今依然经久不衰。
(本文转载自:日经技术在线)